近日,記者在烏海能源公司老石旦煤礦中控室看到,通過5G網絡控制,工作人員在地面調度就可以實現設備數據信息傳輸、井下采煤設備的指揮操作,并對開采過程進行全程監控管理,煤礦工人手持5G防爆手機可隨時和地面視頻連線,匯報生產中的情況。
如今,智能化采煤已在老石旦煤礦實現。采煤生產從“人控”到“數控”,從“自動”到“智能”的全面提速,不僅提升了裝備生產水平,而且最大限度避免作業風險,保障了生產安全。
“過去我們煤礦由于機械化水平低、基礎薄弱、技術落后、環保意識不強等原因,導致煤礦井下生產條件落后,地面環境差,還造成周邊環境的污染。”老石旦煤礦智能化辦公室技術員劉志寶回想起剛上班時的工作環境,感慨萬千。
近年來,隨著煤炭生產的轉型升級,煤礦工人的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,煤礦生產越來越智能化、越來越智慧化。
“現在我們煤礦的智能主運輸、智能供水、智慧園區,智能通風等建設項目,均已投入運行。從炮采到機械化采煤,再到智能化采煤,生產技術的革命,讓我們煤礦工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。井下許多地點都實現了無人值守,達到了‘無人則安,少人則安’的標準。僅智能化生產一項,每年節約人工成本約2700多萬元,采煤設備開機率由過去的86%提升至現在的95%,原煤生產成本大幅降低。”劉志寶說。
老煤礦的蝶變,在劉志寶看來,是高質量發展之下堅定“機械化換人、智能化減崗、數字化集成”結出的碩果。
智能化采煤的新時代已經到來,采煤工人不再下到工作面,而是坐進了辦公室,輕點總控臺的按鈕,井下的采煤機、運輸機隨即開啟,割煤、推溜、移架……采出的煤炭通過傳輸皮帶源源不斷地被運送至煤倉。
現在的老石旦煤礦,以智能化示范煤礦建設為契機,橫向對標追趕一流企業,縱向對標發展超越自我,以智能化開采、快速掘進、配套運輸、輔助運輸智能化等四個技術系統建設作為發力點,在數字化、智能化發展道路上奮力前行,促使傳統采業與“5G+智慧礦山”深度融合,讓老礦山煥發出勃勃生機,走進了工業智能化的春天。